工業設計在機械開發中的重要性
工業設計主要指的是產品外觀設計,工業設計處于整個產品開發流程的前端環節。主要參與設計外觀造型方案,確定藝術思路。只有確定了造型,才能進行下一步的結構設計(MD設計),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就是這個道理。工業設計在機械設計開發中既不能違背機械結構原理,也不能天馬行空隨意設計。兩者互相依存,反復需要調整修改,比如你設計一個外觀,所涉及的造型、所用的材料導致模具或者焊接無法實現,那就是毫無意義的外觀設計了
好的設計作品不是停留在紙上的藝術品,更重要的是轉化為切實可行的產品。 為此團隊在合作過程中始終堅持市場、外觀、結構、生產全方位結合,從源頭上保證設計的作品富有創意而切實可行我們始終站在使用者的角度,秉承“適當設計”的理念,不斷追求人與設備以及設備自身功能性、安全性、美觀性的高度融合與統一;我們反對機械設備的過度包裝與設計, 持續提供富有創意而切實可行的設計服務。
機械設計是機械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機械生產的第一步,是決定機械性能的最主要的因素。機械設計的努力目標是:在各種限定的條件(如材料、加工能力、理論知識和計算手段等)下設計出最好的機械,即做出優化設計。優化設計需要綜合地考慮許多要求,一般有:最好工作性能、最低制造成本、最小尺寸和重量、使用中最可靠性、最低消耗和最少環境污染。這些要求常是互相矛盾的,而且它們之間的相對重要性因機械種類和用途的不同而異。設計者的任務是按具體情況權衡輕重,統籌兼顧,使設計的機械有最優的綜合技術經濟效果。過去,設計的優化主要依靠設計者的知識、經驗和遠見。隨著機械工程基礎理論和價值工程、系統分析等新學科的發展,制造和使用的技術經濟數據資料的積累,以及計算機的推廣應用,優化逐漸舍棄主觀判斷而依靠科學計算。
1、根據用戶訂貨、市場需要和新科研成果制定設計任務。
2、初步設計。包括確定機械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結構形式,進行運動設計、結構設計并繪制初步總圖以及初步審查。
3、技術設計。包括修改設計(根據初審意見)、繪制全部零部件和新的總圖以及第二次審查。
4、工作圖設計。包括最后的修改(根據二審意見)、繪制全部工作圖(如零件圖、部件裝配圖和總裝配圖等)、制定全部技術文件(如零件表、易損件清單、使用說明等)。
一部機器的質量基本上決定于設計質量。制造過程對機器質量所起的作用,本質上就在于實現設計時所規定的質量。因此,機器的設計階段是決定機器好壞的關鍵。
所討論的設計過程僅指狹義的技術性的設計過程。它是一個創造性的工作過程,同時也是一個盡可能多地利用已有的成功經驗的工作。要很好地把繼承與創新結合起來,才能設計出高質量的機器。作為一部完整的機器,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要提高設計質量,必須有一個科學的設計程序。雖然不可能列出一個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效的惟一程序,但是,根據人們設計機器的長期經驗,一部機器的設計程序基本上可以如表2 -1所示。
以下對各階段分別加以簡要說明。
(一)計劃
在計劃階段中,應對所設計的機器的需求情況做充分的調查研究和分析。通過分析,進一步明確機器所應具有的功能,并為以后的決策提出由環境、經濟、加工以及時限等各方面所確定的約束條件。在此基礎上,明確地寫出設計任務的全面要求及細節,最后形成設計任務書,作為本階段的總結。設計任務書大體上應包括:機器的功能,經濟性及環保性的估計,制造要求方面的大致估計,基本使用要求,以及完成設計任務的預計期限等。此時,對這些要求及條件一般也只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范圍,而不是準確的數字。例如可以用必須達到的要求、最低要求、希望達到的要求等方式予以確定。
(二)方案設計
根據不同的工作原理,可以擬定多種不同的執行機構的具體方案。例如僅以切削螺紋來說,既可以采用工件只作旋轉運動而刀具作直線運動來切削螺紋(如在普通車床上切削螺紋),也可以使工件不動而刀具作轉動和移動來切削螺紋(如用板牙加工螺紋)。這就是說,即使對于同一種工作原理,也可能有幾種不同的結構方案。
原動機部分的方案當然也可以有多種選擇。由于電力供應的普遍性和電力拖動技術的發展,現在可以說絕大多數的固定機械都優先選擇電動機作為原動機部分。熱力原動機主要用于運輸機、工程機械或農業機械。即使是用電動機作為原動機,也還有交流和直流的選擇,高轉速和低轉速的選擇等。